科技兴农 筑梦沃野
——我省现代设施农业提档升级促发展
近日,走进贵州贵茶有限公司的茶园基地,错落有致的茶树郁郁葱葱,机械采茶正在进行。高挂着的摄像头和气象监测、害虫网络测控系统设备引人注目,无处不在的数字科技给茶园装上了“最强大脑”。
“茶园的数字设备端严密监测茶园,实时收集土壤水分、虫情状况等环境信息,形成初步的诊断报告。”公司副总经理兰方强介绍,技术人员坐在监控室里,就能对茶园管理作出精准决策。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近年来,贵州将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引入农业,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种苗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现代设施农业的“芯”。在贵州,一批现代设施育苗中心建立起来,优质种苗供给覆盖率提升,有效解决了小农户育苗难、成本高等问题。小小种苗,点燃了现代农业发展引擎。
遵义劳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智能育苗温室1.6万平方米,新品种示范基地200余亩,年产辣椒、茄子、白菜、花椰菜、丝瓜、苦瓜、番茄等嫁接苗和穴盘实生苗6000万株。
“公司在工厂化嫁接育苗、穴盘育苗、植物微繁殖等领域有完整的技术体系。”公司董事长黄中敏介绍,“我们对粮食、蔬菜生产全过程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信息化管理,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克服自然灾害,增强应对危机能力,从而保障粮食蔬菜的稳定、足量、优质供给。”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当下,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是时代所需也是现实之要。贵州在现代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上下足功夫。
这些天,在威宁自治县盐仓镇营洞社区的蔬菜大棚内,各类蔬菜陆续成熟。
“我们有122个蔬菜大棚,辣椒大棚有40多个,番茄大棚50多个,还有一部分大棚种了水培蔬菜。”威宁自治县春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岳会军说,全年无休,今年预计产值达300万元。
今年以来,盐仓镇通过整合大棚资源,引进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一棚多季、一年多收”的轮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种植。
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多元化种植。贵州乘势而上,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持续优化现代设施农业布局,提升先进农业设施的推广应用水平。
眼下,正是六盘水水城区猕猴桃甜蜜上市的时节,走进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引灌工程和防雹网等设施建设完善,饱满的猕猴桃果子挂满枝头,果农忙着采摘,喜笑颜开。
“去年我家的猕猴桃亩产2000多公斤,纯收入近20万元。”猕猴桃种植大户晏庭银高兴地说,今年猕猴桃长势良好,必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作为首批获准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水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猕猴桃为主导产业,快速推进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冷链物流及分选包装设施建设,“接二连三”全产业链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累计建成猕猴桃“吨产园”2.1万亩。去年,全区猕猴桃“吨产园”平均单产1156.8公斤,产值达2万元以上。
园区化布局,高质量示范,我省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农民与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
8月25日,清镇市犁倭镇石牛村的韭黄种植大棚里,村民忙着收割韭黄。所有收割的韭黄将由贵州民投集团两山民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收购。
“我们有技术支撑,合作社带动、农户联动、订单拉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带动了越来越多村民增收。”石牛村党支部书记韦良凯说。
“四季农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今年以来,该村已累计带动当地村民用工量800余个,发放人工工资8万余元,人均月收入2700元,长期固定工人20余人。
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贵州抢抓机遇,持续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科技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