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柑橘飘香,螃蟹肥美。眼下,上海崇明“橘黄蟹肥”文化旅游节正如火如荼开展。位于绿华镇绿港村的绿华综合旅游服务中心,几乎每天都有满载游客的大巴抵达。当跟随当地的向导团队深度体验后,不少曾经来过绿华镇旅游观光的市民都有相同感叹:“绿华不一样了,比以前好玩多了。”
绿华镇位于崇明本岛最西端,坐拥万里长江入海口,背靠著名的西沙湿地和国家5A级景区西沙明珠湖,是崇明最早走红、知名度最高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近年来,依托独特自然风光禀赋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契机,绿华镇的乡村文旅发展如火如荼。民宿、农家乐餐饮不断涌现,还陆续打造或引进了绿港风情景区、没顶艺术馆、西沙美仓艺术空间、邹市明拳击训练基地、透明工坊、水上户外运动基地等文旅景点。
此外,结合当地特色农业和精品合作社,还推出柑橘、芋艿采摘、水上蟹宴等农旅融合项目。就在前两日,绿华镇与上海印协、景德镇元青花研究会合力打造的“瀛洲陶瓷文化体验馆”也正式启用,游客在欣赏陶瓷作品的同时还能亲手体验陶艺制作。
然而,尽管旅游景点和各项农文旅体验不断丰富,但绿华镇党委书记杨丽华观察发现,许多市民游客对绿华文旅的认识,仍停留在声名在外的西沙湿地和明珠湖景区,鲜少在绿华镇其他的文旅景点消费停留。
为了进一步加强这两个景点对绿华全域乡村文旅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今年以来,绿华镇通过镇属企业上海绿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绘制了区域旅游资源图,根据不同市民游客的需求,设计科普研学、亲子游学、旅居乐学精品路线,串联起全域旅游景点,尽可能为游客提供包含观光、住宿、餐饮、手工制作等多元游玩体验。
同时,绿华镇还组织了一支名为“绿小华”的青年志愿者团队,他们有的来自镇里职能部门、有的是村干部,为游客提供更专业、细致且接地气的带团服务、景区讲解、课程教学、农产品销售、旅游推介等服务,解决了“游客来,却不知道哪里好玩、怎么玩”的困境。同时,这群年轻人也在乡村文旅一线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通过打破“单打独斗”的食宿游发展模式,今年以来,绿华镇的乡村文旅消费态势欣欣向荣。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绿华镇已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营收超1600万元,接待游客数量是去年的两倍。
但在杨丽华看来,整合零星分散的旅游资源进行“集群裂变”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绿华镇要找到赋能全域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自我造血能力。“要进一步激活乡村文旅发展活力,单靠政府搭台还不够,还需引入社会资本协同发展。”
今年“橘黄蟹肥”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餐饮品牌“额尔敦传统涮·烤全羊”绿港村店正式同步开业。记者了解到,该品牌门店都布点在中心城区,这是首次将门店布局在农村。
该品牌的落户,不仅丰富了绿华镇在“农家乐”以外的餐饮业态,还标志着绿华镇在撬动社会资本赋能乡村振兴与文旅发展的成功起步。
据介绍,去年6月,绿华镇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添慈实业有限公司三方共建上海绿华创业园。该创业园位于绿港村内,旨在盘活闲置集体用地,通过吸引企业创业团队入驻、文旅项目落地来壮大村集体资产,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旅可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到,通过该平台,绿华镇已成功引进21家企业。其中,漫屿水上运动俱乐部、豫剧表演工作室等文旅项目均已落地;“有犬街集”宠物乐园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集宠物度假、犬主社交、犬粮研发等多种文旅和生产功能,进一步丰富绿华的文旅业态。“未来,我们还计划培育特色夜市经济,打造集聚食疗、药疗、水疗的疗休养胜地。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多方联动,最大限度释放资源的‘乘数效应’。”杨丽华说。